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探索和思考-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
来源网站:
2023-09-21 21:22:18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探索和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新旗帜。今年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汉源作为山区农业大县,如何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在顺应大势中探索出一条山区县的乡村振兴路子,是“十四五”时期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春节以来,我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对汉源农村基础、农业产业、农村改革等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前期掌握情况,就汉源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如下探索和思考。
一、汉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情况
汉源作为传统山区农业大县,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县工作的基本盘。为此,历届县委、政府始终遵从国家战略和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立足县情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持之以恒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着力基础先行,持之以恒提升特色产业质效。农村最大的短板在基础,农业缺水、运输缺路一直是制约汉源三农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通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向,持续实施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业产业三个大会战,全县乡村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产业道路建到了产业基地,农村运输难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改善;新建永定桥水库,左右干渠基本贯通,解决了上半县富庄、前域、九襄、唐家等地产业发展缺水的情况,下半县中高山地区采取新建蓄水池、山坪塘等方式逐步破解用水瓶颈,全县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4.8万亩。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532”十大特色产业,从种植、管护到销售政府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全县发展特色产业79.3万亩。
二是着力环境整治,持之以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较于城镇,农村地域广、群众居住较为分散,厕所、垃圾、污水等生活设施投入产出比不高,建设较为滞后。为此,结合两次灾后重建,集中规划建设了三强、同心、松坪等一批重建新村、产业新村,配套完善公共厕所、污水处理、垃圾收运等。近年来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体系基本建立,一户一策厕所革命普及率达到92.65%,沿河、沿路、沿聚居点区域集中开展“三清两改一提升”,全域推广“全民义务清扫日”活动。全县共建成“绿美新村”30个,建成市级以上“四好村”161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三是着力融合发展,持之以恒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受制于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农民增收渠道比较有限。为破解群众增收难题,采取一产接二产连三产融合发展途径,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建设食品加工园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一方面就地取材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另一方面新增就业岗位解决务工问题。与此同时,大力发展花果经济、体验经济,持续举办梨花节、樱桃采摘节、花椒采摘节等,积极培育民宿产业等新业态,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目前汉源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2.23亿元,每年接待各类游客超过592.5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2.62亿元。
四是着力品牌创建,持之以恒增强产品溢价能力。特色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在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过程,品牌成为了重要的溢价因素。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品牌创建,汉源红区域公共品牌成功申报,汉源花椒、汉源坛子肉、汉源花椒油、汉源雪梨、中华樱桃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获得“三品一标”33个,汉源花椒获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合作与保护协定目录,品牌价值达49.65亿元。随着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化,“汉源造”“汉源产”的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幅提升,汉源花椒定价成为全国红花椒价格的主要参考,汉源蒜薹价格指数登上央视,影响全国蒜薹价格。群众也在品牌溢价中获得更多收益。
五是着力乡风文明,持之以恒振兴群众精神风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汉源县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和晴雨表,充分发挥其先导和引擎作用,在农村,立足各村地域、历史、民风民俗等实际,打造了花海果乡、申沟桃园等本土文化精品,建设社区书屋15个,农家书屋108个,并持续做好打造和提升服务。对农户,做到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建立道德红蓝黑榜,完善村规民约,持续开展“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20__年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场次,覆盖30余万人次。
二、汉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中央首个“一号文件”中,对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进行了细致部署,发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为汉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新的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分析,汉源的乡村振兴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三大优势。
一是有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站在国家层面,党中央提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将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一号文件还就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农村投入保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等作出部署安排。近期,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顶层设计的全面完成标志着乡村振兴工作正式铺开,在新机遇面前汉源这样的三农大县必将大有可为。站在省市层面,四川作为农业大省,省委对乡村振兴工作高度重视,在省委农村工作会上清华书记指出要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抓紧补齐现代农业支撑性短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等,吹响了全省乡村振兴总动员,省委点到的每一项重大部署在汉源都能找到落脚点,也为汉源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市委高度重视、关心关注汉源乡村振兴工作,明确指示支持汉源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并要求汉源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大胆创新,力争要探索出一条山区县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县委对“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政策、资金、项目将优先向农业农村倾斜,汉源的乡村振兴必将大有作为。
二是有多年厚积的振兴条件。汉源具有优越的资源禀赋,年均日照时数1450小时,年均气温22℃,全年无霜期达300天,光热丰富、土壤肥沃,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近年在新村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发展、环线打造、示范创建等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工作经验,一些成功案例历经时间考验,已经固化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汉源经验”,避免了在全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弯路。此外,通过连续举办全省乡村振兴峰会、全省农民增收现场会、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等,打响了汉源品牌,擦亮了汉源三农工作金字招牌,这些都为我们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探索符合汉源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汉源是全市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区,长期以来受制于基础条件限制,农村群众特别是中高山群众增收渠道窄、收入低。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三产融合助农增收,农村生活条件相较以往大幅改善。脱贫攻坚以来各项基础短板更得到显著改善,广大农民群众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对土地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也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近年来,随着特色产业富民作用不断发挥,果一代、果二代更是成为了让人羡慕的职业,发展农业不仅是解决温饱的主要途径,更是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农村大有可为”日益成为广大汉源群众的思想共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必将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也必将为汉源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尽管汉源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深入调研不难发现,在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短板亟待破解,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乡村有规划,但执行不到位。尽管汉源早在20__年已编制完成《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等“1 6”规划,但在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上还有空白,尤其对照省委提出的“1 6 n”规划体系要求,在“n”上还有较大差距,对重点特色镇、村规划不具体、不明晰,原有乡村振兴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规划执行层面,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执行体系和机制,乡村管理执行存在盲区,导致农村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私搭乱建现象明显,散、乱、杂的情况比较突出。
二是产业有规模,但现代化程度不高。产业发展还停留在传统农业层面,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现代农业种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较为滞后,特别是特色产业品种选育和更新换代相对滞后。在数字农业方面,虽有框架和思路,但落地层面覆盖率不高,注册使用阿牛农事app的农户不多,带动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运用不广泛、不深入。
三是农村条件有改善,但短板依然突出。尽管通过脱贫攻坚战以及三大会战和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受制于山区发展条件,还有大量短板远没有补齐,我们的产业道路覆盖面还不高,建设水平低,建设成本高,中高山区还有不少断头路、泥石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乡镇污水处理覆盖率依然较低,此外,大量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提档建设尚需持续用力。
四是产业融合有探索,但动能尚未释放。尽管我们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上探索实践,做了一些文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农工互促方面,成效还不足,表现在加工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新产品量产力度不足;在农旅互融方面,还缺乏上档次、成规模的服务体验设施,现代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挖掘的还不充分。
五是农民收入有增长,但差距依旧明显。尽管近年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长期排位全市靠前,但底子弱、基础差的状况尚未改变,20__年仅14749元,对比全国17131元、全省15929元、全市15890元和全市靠前的名山区17158元还有较大差距。受制于收入指标,在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以及农产品主产区县域经济先进县等方面劣势明显。
六是乡村振兴有实践,但总结提炼不够。尽管近年来汉源三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各级认可,但总结提炼不深、推广不够,一方面农村改革进展迟缓、效果不明显,思考和总结提炼得少,缺乏在全国全省喊得响的工作亮点和经验;另一方面是基层首创性发挥不足,对中央、省、市相关政策研究不深,部分乡镇和基层党组织主动性不够,创先争优意识还不强。
三、下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机遇、查找问题,我认为当前汉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把握好规划与实践的关系。规划是前提,实践决定了规划成效。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把握好规划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坚持把规划放在首位,让规划更科学、更精准,做到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施工;同时要及时总结实践过程中探索出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吸纳进规划,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二要把握好产业与业态的关系。业态是产业的升华,产业是业态必不可少的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核心,做强产业必须善于抓好业态培育。要把握和处理好产业与业态的互融互促关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围绕新兴业态培育,在延长、做强产业链条上下深功夫,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产业、新业态。三要把握好产品与精品的关系。产品来自产业,产品的好与坏决定着这个产业的“上线”和“下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产量与质量、产品与精品的关系,不管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还是培育打造特色民宿、示范点位,都要将精品意识贯穿始终,既要产量又要质量,宁要质量不要产量。四要把握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发展是目标,安全是底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发展与安全的轻重关系,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严把质量安全关、生态安全关,决不能盲目追求大开大建破坏环境安全,杜绝先开发后保护、只管开发不管保护的错误方式,要让乡村建设与乡村环境和人文相得益彰。五要把握好面子和里子的关系。面子事小,里子事大。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办好群众真正需要的、亟需跟进的好事、实事,杜绝形象工程、 面子工程,让乡村振兴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在具体实施层面,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毫不动摇坚持把乡村振兴放在全县工作的突出位置。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十四五”时期,必须毫不动摇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县重中之重的工作,强化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全面实行县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有力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落实。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完善县级乡村振兴组织领导体系,严格对照中央、省、市要求搭建乡村振兴班子和队伍,落实上级各项要求,完善乡村振兴重大项目、重要事项议事规则,定期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对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确保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及时传达、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二是要进一步做好工作保障。坚持项目、资金、政策优先向乡村振兴倾斜,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的同时,加大地方资金配套力度,用好用活各类政策措施,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优秀人才优先选派到乡村振兴战线,对乡村振兴工作给予优先保障。三是要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全面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考核力度,加大考核权重,根据全县不同区域、类别实行严格的差异化考核,倒逼乡镇、部门研究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同时,根据全县统一安排,强化督查问效,分类建立“红、黑”榜等及时通报,并将县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二)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央明确指出,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一是要继续多管齐下,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接续推进扶贫项目清理和资产管理,扎实做好脱贫攻坚过渡收口、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接沟通、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服务、总结宣传和档案资料收集归档等具体工作。二是要积极探索路径,保持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按照中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厘清过渡期内“短中长”3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短期抓好总结宣传、稳岗就业、对口帮扶、政策稳定、产品销售等,中期做好政策平稳过渡、机构职能调整优化、制定出台相关意见、方案和规划,长期抓好学习贯彻、工作承接、把握定位等,确保工作有的放矢。三是要做好工作衔接,保持20__年县级投入资金总体稳中有增,扎实做好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前期准备工作,对照我县乡村振兴规划重点,统筹谋划一批产业和民生类项目,加紧储备进入20__年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要做好产业衔接,持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民培训教育和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扶持,推进产业提质增效,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三)深入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行动。针对我县乡村建设欠账多、人居环境不优、配套保障不足等问题,抢抓乡村建设行动机遇,多措并举逐步补齐短板。一是要抓好乡村规划提升,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在县乡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配置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提升农村发展空间区位、扩大空间承载力,在充分发掘村庄地域性特点和历史文化特色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同时,尽快完善我县乡村振兴全域规划,按照由点连线成片的思路,科学布局全县乡村振兴示范重点区域。二是要抓好乡村规划执行。一方面抓好打造提升,整合资金集中攻坚,针对规划涉及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点位,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制定提升打造方案,整合农业、交通、水利、脱贫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按照建精品、出经验的要求,既统筹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田园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又加快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高标准规划建设实施。另一方面抓好管理维护,将农村建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在有效试点基础上,尽快出台实施县级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农房布局、构造,明确审批、建设等流程,坚决避免农房无序蔓延的状况。同时要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属地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违法建设、私搭乱建等增量,做深做细群众工作,引导农村群众遵守乡村建设规范,采取控制一批、消除一批、改善一批等方式,逐步消减违规建设存量,确保乡村建设规范有序。三是要继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面上,继续纵深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治理、污水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结合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引导群众自觉参与自觉遵守,形成“扫干净、摆整齐、有归栏、成习惯”的村庄清洁汉源模式。到今年底力争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以上、60%及以上农户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未来五年基本实现全覆盖,面上情况显著改观。
(四)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深入践行全省建设“10 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全市建设“5 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部署,结合实际大力发展“3 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下活乡村振兴“先手棋”。一是要依托特色产业建园区。把稳定粮食生产和生猪稳产保供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按照现代农业园区“绿色、特色、高效、活力、智慧、开放”建设要求,科学规划、有序建设汉源花椒、稻蒜轮作粮经复合、汉源甜樱桃、汉源黄果柑、汉源枇杷、汉源红富士苹果、高山蔬菜种养循环七大现代农业园区。根据不同园区特点,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等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力争通过5年时间,建设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星级园区2个、市级星级园区4个。二是要对标现代农业补短板。瞄准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发展和配套不足的问题精准施策,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和重点培育一批精深加工、现代农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等企业补链、强链。要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立足汉源实际、瞄准市场需求,逐步推动产业良种选育引进和更新换代,对有条件的产业,可鼓励国有平台公司采取入股、合作等方式与国内种业企业合作建设现代种业园区、育制种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将数字农业作为重要驱动力,大力推广数字农业,加大与阿里云等企业合作深度和广度,引领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种植户等积极参与,真正发挥数字农业惠农利农强农作用。三是要融合三次产业增效益。在现有4 n产业环线基础上,以环线提升为重点,提升改造九襄-双溪、九襄-大田及太平等产业环线,加快大渡河两岸环线建设,新建拓展清溪-西溪-富庄-宜东、东门河等环线,围绕环线布局节点,支持鼓励采摘体验、民宿、休闲度假等业态发展。持续开展以赏花旅游、民宿体验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开展精品民宿、五星级游客体验中心、网红打卡点评比和推介活动,鼓励发展一批理念新、品质高、市场吸引力强的休闲农业、文创农业以及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促进三产融合,增加群众收入。关心关注偏远乡镇、掉角村,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五)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当前,农村社会正处于深刻变化和调整时期,必须始终抓住抓好乡村治理这篇大文章。一是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特别是做好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可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组织与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合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按照省委、市委统一部署,持续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着力打造一支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的基层干部队伍。二是要抓好农村人才培养。坚持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全面落实农村人才回引等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外地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农业科技人才在一线历练成长。着力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大力开展基层农技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三是要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广泛开展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等各类创建活动,以创促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加大对历史文化古镇、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古树、民俗、农业遗迹等保护,持续筑牢基层文化阵地,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好农民精神家园。深入挖掘“富林文化”“狮子山文化”“红军文化”等历史底蕴,宣传弘扬“大树铁姑娘”“抗震救灾”等英雄事迹,打造汉源本土文化品牌,传承和发扬汉源生生不息、勤劳拼搏的民风民俗。
以上是我的一些初步思考,接下来还将继续深入学习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尽快找准推动汉源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抓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探索和思考》出自:链接地址:http://m.gjknj.com/special/788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 端午节活动个人总结大全
- 试用期员工转正工作总结
- 乡镇基层干部个人工作总结大全
- 2021年信访工作总结大全
- 护林员个人工作总结大全
- 森林防火工作总结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总结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工作总结汇报大全
- 乡镇党委党代会换届工作报告大全
- 2021年基层党支部工作计划大全
- 《红海行动》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大全
- 公司员工转正述职报告大全
- 单位职工退休申请书大全
- 2021年防溺水安全建议书大全
- 2021年国庆节促销活动方案大全
-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书大全
- 2021年中秋节促销活动方案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生活会主持词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组织生活会党支部对照检查材料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生活会自我剖析材料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大全
- 优秀党务工作者个人事迹材料大全
- 话廉洁守初心专题研讨个人发言稿大全
- 我为群众服务工作心得体会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民主生活会个人自查报告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大全
- 政法队伍专题教育整顿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大全
- 政法干警教育整顿自查自纠对照检查材料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大全
- 政协干部培训班个人心得体会大全
- 幼儿园防溺水教育活动总结大全
- 幼儿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学方案大全
- 防溺水安全倡议书大全
- 退休教师退休会议上的讲话大全
- 2021年最新干部任职表态发言大全
- 开学典礼上的教师代表发言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自查报告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自我剖析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对照检查大全
- 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大全
- 入党介绍人的发言稿大全
- 在学校家长会上的发言大全
- 医院医生个人年终总结大全
- 口腔诊所年度工作总结大全
- 教师职业规划报告大全
- 牙科医生工作总结大全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民主生活会自我剖析材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