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22-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吧,事迹具有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9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篇一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21年。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

其中,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在列。91岁,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顾诵芬生于书香门第,7岁时在北平时,目睹日军轰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报国。自1956年起,顾诵芬先后参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机型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并创造性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顾诵芬父亲顾廷龙和母亲潘承圭都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旧居在望星桥。顾廷龙逝世后,顾诵芬按照父亲临终前“将藏书一部分捐赠母校”的嘱托,分两次从北京专程到苏州,把父亲生前收藏的4000册(套)珍本、孤本、善本藏书捐赠给苏州一中。为此,苏州一中专设“顾廷龙赠书珍藏室”。

2019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顾廷龙、顾诵芬两代名人的手迹、图纸手稿、工具仪器等90件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66件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顾诵芬院士从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国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砺行程。

感动中国观后感素材 篇二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这是2021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给予朱彦夫的颁奖词。

“父亲在我眼中是一位自立自强的勇士,他一辈子就像一个军人一样。在战场上打仗就豁上命去打,当村支书就豁上命去干,写书的时候就豁上命去写。”朱彦夫的女儿朱__这样形容他。

朱彦夫的事迹并不是第一次进入《感动中国》的视线。“在朱彦夫老人身上,几乎具备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美德。在每一个阶段,他都是一种传奇,可以说早就应该登上感动中国舞台了。”《感动中国》制片人朱_告诉记者,虽然栏目组在很早以前就把朱彦夫列入了候选名单,然而《感动中国》毕竟是一个年度的节目,很多时候要有年度新闻性的考量。“但今年《长津湖》的上映让观众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也就借这个契机把老人推上了这个舞台。”_说。

陈玉蓉——母爱齐天 篇三

今年55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前不久,叶海滨的病情恶化住进医院,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然而,就在手术前常规检查中,叶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须全部切除,需要母亲切1/2甚至更多的肝脏给儿子。可是,母亲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脏不足以支撑其自身的代谢。无奈,捐肝救子的手术被取消。

陈玉蓉从医院出院后,当天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十公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塞回碗里去。

陈玉蓉说自己有时太饿了,控制不住吃两块饼干,吃完了就会很自责。7个多月来,她的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而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细胞所占小于1%,脂肪肝没有了。就连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医生说“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2015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篇四

王娅,一个普通的名字,连日来在天津市民口中传颂。

王娅是天津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她致力慈善事业三十余载。今年2月16日,与胰腺癌抗争了11个月的她静悄悄地走了。在弥留之际,王娅听说资助的学生家里发生变故,不仅从治疗费里拿出2000元捐赠,还再一次和甘肃兴华青少 https:/// 年助学基金会签订了20万元的债权捐赠协议。2月20日,王娅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天津市红十字会向王娅的。家属颁发了她公益路上获得的最后一张证书——《遗体捐献证书》,她成为今年天津市第十九位遗体捐献者。

王娅从1985年开始致力于慈善事业,30余年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留下的爱心。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让王娅深受感动,随后她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去年3月,当66岁的王娅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却向基金会捐款3万元,更将名下唯一房产无条件捐出用作助学。

王娅在遗赠书里写道:“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

李灵——心灵放歌 篇五

为关注留守儿童,李灵2002年师范毕业后,在家乡周口淮阳许湾乡创办希望小学,任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目前已有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期间暑,李灵向爸爸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开始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通用版 篇六

自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启动了“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感动人物”的大型评选活动。这一活动以“感动中国、感动公众”为主题,以现实生活中的杰出事迹作为评判标准,专门评选为推进社会进步、推进时展、做出杰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并引起社会公众关注的科学人物;在各行各业身处平凡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事迹的爱岗敬业人物;用一个人的力量为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奋斗从而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个人的不朽经历和不凡的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时代价值的人物;个人在生活、家庭、集体和社会中表现优秀、行为特别感人,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良传统美德的人物。该节目自2002年启动后,年年举办至今,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反响十分强烈。

一、“感动中国”栏目的社会价值

“感动中国”栏目的播出,不仅起到了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其对于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具有深远意义。在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有人说,“感动中国”是一个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尚、不朽的思想、普世的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精华的所在,是中华民族忠孝的代表。在这些优秀事迹中,我们可以清晰看见那些身形瘦小却撑起一片蓝天的人,那些家贫如洗却还是一心助人的人,他们坚韧的性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常让我们热泪盈眶。他们的大爱、无私、真善美、象征着中华民族引领时代的灵魂。

有人说:“感动中国”是播种机,一颗一颗的播种着道德的种子,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汇聚着道德的力量,共同构筑伟大的大国之魂!

二、对“感动中国”栏目的理性反思

根据“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该栏目有好处也有不足之处,“感动中国”栏目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感动中国人物仅表现为中小学生作文中的素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对于青少年来说只是一个偶像,一个远不可及的作文素材,很难成为自身学习的榜样。其次,“感动中国”栏目的影响触发了作秀的盛行,自2002年播出以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掀起了一股学习感动人物事迹的风潮,各大媒体开始不断的报道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拾金不昧等新闻,旨在弘扬社会道德风尚的同时增加收视率,于是各地好人好事在屏幕上不断上演。第三,“感动中国”仅仅局限于内心的感动,然而,关掉电视,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父母,身边的小事,那些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时,我们会忘了当时的感动,或者说是不敢记起那份感动,听多了那些碰瓷、讹人的事例,让我们无以乐观。

三、对“感动中国”栏目的价值观评价

首先,“感动中国”栏目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它唤起我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他们内心深处的真知应该被唤起,并能以这份真知为指引,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孟祥斌纵身一跃的豪壮,让他永远定格在了那寒冷刺骨的冬季,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救了另一个同样的生命,这样的结局,我们只能用道德的观点去解释,他永远的沉睡在了冰冷的河水里,却给人们带来了生命的启示。__年前,有一对夫妇,赤手搭建起了第一张手术台后便再没有离开,始终坚守在手术台上为民众治病,手中持刀,取走病痛,无私奉献,他们就是胡忠、谢晓君夫妇,信守誓言,永不放弃,这又是何等的精神境界!“感动中国”栏目评选出我国优良品质的体现,为社会树立了标杆,为整顿社会风气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感动中国”栏目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有益启示,它对于一些人一些事进行了标榜,这些人和事的确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一种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可换个角度来看,中国这么大,人口那么多,令人感动值得大家学习的人和事也很多,可是有的被发现了,成了感动中国的人物,而有很多人做着更为感动的事迹却没有被发现,他们仍然过着不好的、不为人知的甚至不被人理解的心酸日子。

当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看到荧幕上的感动人物的光鲜形象却始终没有自己的身影时该做何感想,可是明明自己付出的比他们还多,这种情况下那些在默默做着“感动中国”事迹的人们是否会继续做着感动中国这些事呢?“感动中国”所传递的精神品质应该成为每个人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而是自己思想上的觉悟和行动上的证明。

第三,“感动中国”中的优秀事迹体现了民族精神,是弘扬我国优良品质的典范,对每一个人都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其消极影响也要给予重视。道德性的东西不应被赋予过多的荣誉色彩,民族精神应该被传承和宣扬,可如果太过,它的意义就不再单纯,太多的荣誉刺激会让人误以为道德=荣誉,在这样一种错误意识的指导下道德社会最终也将变成荣誉社会,一旦失去了这种荣誉道德是否也将荡然无存呢?也就是说每当道德的行为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予以荣誉的刺激,久而久之在人的潜意识里就会把荣誉和道德联系起来认为有了道德就一定会得到荣誉,但是当有一天社会不再赋予有道德人以荣誉,那么这种道德行为也将逐渐消失。因此,“感动中国”栏目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就更为重要,在看到积极影响时也不可忽视消极影响,只有趋利避害才能让社会和谐向上发展。

鉴于此,笔者认为对“感动中国”栏目的认识理应如此:大众应对“感动中国”栏目的认识更客观,认真理解感动中国的精神内涵,切莫忽视以人为代表背后的精神实质;媒体应认清自己的作用,端正做报道的态度,扭正报道的方向,不报道作秀、虚假的感动,对于感动人物的宣传不神圣化、主观化;教育机构应加强对“感动中国”栏目所传达精神内涵的教育和传播,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将感动背后的的精神和品质正确的传承和发扬。

目录 篇七

1、杨振宁:

明月共同途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事迹: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颁奖词: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2、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事迹:自强敏天行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村民。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2个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颁奖词:

山对山来崖对崖,

日子好比江中排,

毛竹天生筋骨硬,

顺风顺水出山来。

李家大姐人才好,

张家大哥看上她。

没脚走出致富路,

无手绣出幸福花。

3、苏炳添:

事迹:

秉心自超越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

“中国飞人,亚洲之光”。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决赛场上,苏炳添是一排黑人中间唯一的黄种人,他再次打开10秒大关,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

颁奖词:

世界屏住了呼吸

9秒83

冲出亚洲的速度

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

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4、朱彦夫:

事迹:

慷慨是英雄88岁,长津湖战役幸存者,曾荣获“时代楷模”“人民楷模”称号。

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他所在连队当时与敌军在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里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仅有他一人生还,但他身负重伤,昏迷93天,先后经历47次手术后,被截去四肢,没了左眼,右眼视力仅剩0.3。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颁奖词: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

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

也没有向困苦低头

与自己抗争

向贫穷宣战

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

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5、顾诵芬:

事迹:

冲天鹏翅阔91岁,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顾诵芬生于书香门第,7岁时在北平时,目睹日军轰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报国。自1956年起,顾诵芬先后参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机型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并创造性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颁奖词:

像静水深流,

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

似大象无形,

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

心无旁骛,

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

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6、陈贝儿:

事迹:

江海意无穷陈贝儿,40岁,香港出生,在传媒行业工作近20年。2021年初,无线电视策划制作12集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无穷之路》,陈贝儿和拍摄团队赴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宁夏、海南等六个省(区)实地拍摄采访。

在历时三个月的拍摄时间中,陈贝儿和拍摄团队跨越14个曾经处于深度贫困的地区,“沉浸式”体验当地居民生活,节目体现了国家扶贫工作为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拉近了内地和香港同胞的心灵距离,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注入了更强信心和动力。

颁奖词: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

让双脚沾满泥土。

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

用钢梯超越了怀疑。

一条无穷之路,

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

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7、吴天一:

事迹:

长松荫高原86岁,塔吉克族,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工作。

吴天一院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了藏族群众上万人。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吴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如今80多岁的吴天一院士仍然坚守在青藏高原之上,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

颁奖词:

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

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

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

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8、江梦南:

事迹:

无声玉满堂女,瑶族,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研究生。

半岁时,江梦南因用药物失聪,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从小到大,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

按照计划,江梦南将于明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她就读生物信息学专业,江梦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那就是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

颁奖词: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

我们觉得,

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

从无声里突围,

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

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

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

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9、彭士禄:

事迹:

潜龙育神躯已故科学家(享年96岁),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彭士禄是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他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他负责引进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引领我国核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颁奖词:

历经磨难,初心不改。

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

两代人为理想澎湃,

一辈子为国家深潜。

你,如同你的作品,

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10、航天追梦人:

事迹:

赤心贯苍穹2020年12月17日凌晨,一颗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这是刚刚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带回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器。1时59分,嫦娥五号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国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条印记。

颁奖词:

发射入轨着陆

九天探梦一气呵成

追赶并跑领跑

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

环宇问天探月逐梦

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

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

他们的人格力量震撼人心,

汲取感动的力量,

让我们继续前行!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篇八

“党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着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作为一个身材娇小的江南女子,很多人怀疑樊锦诗的意志和能力,可性格倔强的她,顽强地坚持了下来,而且秉承了老一代敦煌人“打不走”的精神。如今73岁的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敦煌莫高窟营造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作为人类的文化瑰宝,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和环境都十分脆弱。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攻克难题。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敦煌莫高窟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明确的保护方向、保护目标、保护原则、保护措施,才能使它得到更妥善的保护。”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在敦煌工作的40多年中,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作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深感肩上的重担,丝毫不敢懈怠。她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等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本体病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并为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可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狭小洞窟和脆弱的壁画开始不堪重负。如何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成了樊锦诗日夜思考的问题。

“不能关起门来搞保护,人们应该享受这一珍贵而优秀的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樊锦诗参加了申遗材料的准备工作,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20xx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这是莫高窟保护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樊锦诗不会忘记,一份她亲自参与事关敦煌文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协提案,终于作为莫高窟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

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全新视角。

为了保护敦煌遗产,又能更好服务游客,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的大型遗址中,还率先启动了参观预约制,并开展了游客承载量的研究。樊锦诗提出,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遗址博物馆,不断增加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与服务功能。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护专家和遗产管理专家,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经改变。

“国家的命运决定了莫高窟的命运,国家独立了,国家强大了,国家发展了,我们的文物也就得到更好地保护了。”樊锦诗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把一切的成果和荣誉归功于国家和集体,在她的内心深处,心甘情愿,只想做一个“敦煌的女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篇九

张定宇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 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2020年9月8日,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颁奖词】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22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最新9篇)》出自: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
链接地址:http://m.gjknj.com/special/489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 最近更新

© 卡耐基范文网 m.gjknj.com 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